廣西南寧天價停車引發的熱點爭論,突然發現停車這個“投入小收益高”這個一本萬利的生意,路邊劃的不是停車位線,而是鈔票啊!對比南寧有南寧慧泊,襄陽也有漢江智行,那襄陽漢江智行的靜態停車市場有多大呢?

有專家指出,中國汽車總量已達3億輛以上,全國每年的靜態停車市場體量可達萬億(這個數字有待考證)!可見市場油水之大利潤之豐。南寧2022年GDP為5218億,襄陽為5828億,經濟體量基本一個層面,具備可比性,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兩地靜態停車市場規模。
南寧路邊停車泊位一本萬利的生意經
南寧慧泊,把靜態停車當做一門生意,以25億獲得南寧道路停車泊位30年的經營權,從2022年6月28日起至2052年6月27日止,轉讓費平均每年僅7500萬元。轉讓的路邊停車泊位數達到32618個,涉及道路區域達852處,,幾乎覆蓋了南寧所有大街小巷。
簡單計算,南寧所涉及的每個車位每年轉讓費為:每年7500萬÷32618個車位=2300元,平均每天每個車位轉讓成本僅6.3元。收費上不封頂,老百姓每天實際停車花費可高達上百元,故而群情憤怒了!
此事沸沸揚揚上了熱榜,高額收費還有法院保障,太離譜了!最後市長出來鞠躬道歉!

襄陽“漢江智行”手上停車位資源豐富,道路車泊位有2.1萬多。
早在2011年,襄陽市政府正式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設理念,2013年完成了襄陽智慧城市建設頂層規劃設計,自此襄陽走上智慧城市快速建設發展之路。

漢江智行註冊信息
2017年1月10日,漢江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漢江智行)註冊成立,註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該公司是市政府批准成立的漢江國投全資子公司。

在襄陽市政府強有力的領導下,該公司自成立後發展迅猛,現在正從靜態交通的公共交通服務企業,逐步發展成面向全市的綜合性城市基礎設施運營商,戶外充電樁多是由該公司建設運營。經過近6年的發展,截止到今年五一,漢江智行已經實現襄陽城區超過8.4萬多個停車位的智慧管理,其中各類停車場209個有停車位6.3萬個、道路泊位計21527個。

對比停車場,襄陽21527個道路汽車泊位的使用率是最高的,單獨保守計算,假設每個路邊車位每天僅使用4次,收費20元,每天收入43萬,每年總收費額可達1.57億元。30年就是47億,要遠超南寧25億的轉讓費了。
南寧慧泊路邊停車位近3.3萬個,比襄陽多出1萬多個,且收費不封頂,這生意掙錢有多厲害,大家用腳趾頭都能算清楚!難怪老百姓要掀桌子。
在看看襄陽漢江智行8.4萬車位的市場價值規模

襄陽的收費標準一般為小車鬧市區5元起步,全天20封頂,外圍3元起步全天20封頂;大車鬧市區10元起步,全天40封頂,外圍5元起步全天40封頂。

鑑於襄陽市場停車位因為地域遠近,使用頻率不同,保守計算,按照一半車位每天每個車位一個起步收費5元計算,8.4萬車位÷2×5元=210萬,即每天有210萬營收,全年7.7億元。
如果以南寧為榜樣按照30年計算,襄陽的靜態收費那可是230億巨大體量。要是漢江智行也按照南寧的方式支付轉讓費來獲得車位經營權,這收益真的不可想象啊!
大家注意,這可是最保守的算法了,實際運營下來的數字應該比文中計算得大的多,大家可按照自己的感覺來衡量規模。
結論
看看杭州西湖景區的成功經驗,2002年開始,西湖景區免費帶動了整個杭州旅遊經濟,人流大幅增長帶來吃喝住行等全面開花。
靜態停車是民生工程,降低老百姓的用車成本,提高車輛使用效率,讓老百姓多出去,這樣才能更快更好的促進經濟發展,促進消費提升,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