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唐代詩人白居易,被稱為“詩魔”,一生寫過許多的名篇,比如《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等等。他的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素有“雅俗共賞”的美譽。
在他的無數詩篇中,有一首冷門詩,知道的人不多,卻常常被用來讚美一個老師學生遍佈天下,深得世人愛戴,可謂是對老師最高的讚譽。
這首詩便是《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02詩與譯文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白居易
綠野堂開佔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
綠野堂前佔盡了萬物的精華,花開得特別的豔麗,路人指著宅子說這是裴令公的家。
裴令公的學生已經遍佈天下,正是桃李滿天下,哪裡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03詩文賞析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標題中的“奉和”指的是與人詩詞相應和,達到一唱一和的效果。“令公”在唐代是對中書令的尊稱,“綠野堂”指的是唐代的文學家、政治家裴度所居住的宅子,故而這裡的“令公”實則便是指裴度。
裴度是唐代中期傑出的政治家,歷唐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數度出鎮拜相。
他為將相二十餘年,輔佐憲宗實現"元和中興"。為人堅貞正直,引薦了李德裕、李宗閔、韓愈等名士,並重用李光顏、李愬等名將,還保護劉禹錫等人,為時人所敬仰,被比作郭子儀。
晚年裴度留守東都,與白居易、劉禹錫等唱酬甚密,為洛陽文事活動的中心人物 。這首詩也正是白居易與他的唱和詩作之一。

白居易在詩中,前兩句“綠野堂開佔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直接讚揚了裴度所居住的“綠野堂”是一座佔盡了物華天寶的鐘靈毓秀之地。“綠野堂開”是綠野堂前開滿了花,是何花作者並未寫出,但從後面兩句我們可知,開得正豔的正是桃花和李花。路人見了之後,一眼便認了出來,那是裴度裴令公的家。由此也間接地寫出了裴公聲名遠播,為下文做了鋪墊。
後面兩句“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是名句,也是作者代詩中的感情昇華。令公已經是桃李滿天下,為世人所敬仰,又哪裡需要在堂前種下桃花李花呢?
桃李滿天下最早見於漢代韓嬰《韓詩外傳》:
"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可採其葉,秋得其刺焉。"
有了此句,"桃李滿天下"這一俗語也流傳了下來。但真正的在詩詞中出現,白居易是首創,自此世人便以“桃李滿天下”來比喻推薦的人才或培養的學生很多,各地都有。
整首詩通過寫裴度房子不用種花就佔盡了萬物的精華,世人皆知,表現出了白居易對裴度高尚品德的讚美,後來也被引申為是對一個老師桃李滿天下,芳名遠播的高度讚美。

04結語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這是對一位老師辛勤耕耘之高尚品德的讚美,他們在三尺講臺上無私奉獻,用自己的心血哺育著祖國的未來!
也謹以此句,在九月十日教師節之際,送給天下所有的老師,願老師們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也希望我們不牢記師恩,不負師恩,努力前行!

#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