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那天,大英博物館發文慶祝,結果將中國農曆春節稱作韓國農曆春節。這一下可把在英留學生給惹毛了,他們立刻展開了反擊。就是下面這張圖,韓誕節。你說我春節是韓國的,我就說你聖誕節也是韓國的。原本以為這一下打痛了這些盎撒人,但這一次我們好像失算了。因為人家根本不在乎耶穌是哪裡人。

大英博物館此舉實在是噁心人。大英博物館還有另一個名字:大英罪證陳列館。其館藏的800萬件文物中,有約600萬件是從世界各國搶來的。其中我國的文物就有數萬件,裡面還包括許多國寶級的文物,如《女史箴圖》、遼代泥三彩等。
現在,這個強盜和小偷搞到了一起,公然宣揚小偷的偷竊成果,這能忍嗎?我們的反擊也隨之展開。你詆譭我農曆春節,我就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的聖誕節。於是一個韓版耶穌就出現了。
需要說明的是,這幅圖並不是咱們首創的,而是朝鮮半島最早的傳教士金大建畫的。金大建出生於1821年,是半島最早的神父,教名安德魯。但當時洋教並不為朝鮮李朝所容,金大建還不到30歲就被李朝以妖言惑眾的罪名斬首。

【太后瑪利亞和康斯坦丁】
金大建雖死,但韓版耶穌像卻留下來了。然而韓版耶穌並不能激怒西方信眾,因為洋教就一直鼓勵耶穌本土化。韓國有韓版耶穌,非洲有黑版的,咱們也有咱們本土的。明末皇室就篤信洋教,如南明永曆帝全家信教,太子朱慈炫教名康斯坦丁,王皇后教名海倫娜,馬太后教名瑪利亞,咱們也有中式聖母和耶穌。
真正有殺傷力的,是上面的merry korensmas,翻譯過來,就是韓誕節快樂。聖誕節變成了韓誕節,不知道西方這些人會怎麼想?要說這一句,也不是我們發明的,本來也是韓國人發明的。

【最早寫的是Merry Koren Christmas,後來韓國人嫌麻煩,就搞了個縮寫】
在之前韓國教堂的壁畫中,韓國人就在Merry後面加了個Koren,變成了Merry Koren Christmas,實際上此時聖誕節就已經變成了韓國聖誕節。看來韓國篡改別人的節日已經是傳統藝能了。或許是Merry Koren Christmas讀起來並不那麼順口,時間久了慢慢就演化成了merry korensmas。你別說,這兩個讀起來發音還挺相似的。
所以,當大英承認小偷偷來的贓物合法時,我們只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韓誕節來反擊了。但遺憾的是,這一次我們好像失算了。意想之中大英暴跳如雷的場景並沒有發生,他們除了偷偷刪了那條慶祝韓國農曆新年的文章外,什麼反應也沒有。

【大英罪證陳列館】
難道韓誕節還不夠刺激他們嗎?好像還真不夠,因為洋教也不是大英創造出來的。教是希伯萊人創的,文化是偷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地是搶凱爾特人的,他們自己出了什麼?要不也不至於名列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的大英博物館變成罪證陳列館。
這兩個一個喜歡偷,一個喜歡搶,還真是一對絕佳的搭檔。讓他們多碰撞一下,沒準還能擦出別的火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