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茶禮”搶佔中秋市場?國風加持下中國茶企秀出文化範兒

【大河財立方 記者 賈永標 上海報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將至,月餅的中秋節禮霸主地位也迎來了新的挑戰者。

9月9日,大河財立方記者在走訪零售市場時發現,除了傳統的月餅外,各式各樣的創意禮盒也逐漸登陸各大商超,為消費者準備中秋禮提供了豐富的選擇。其中,不少茶企推出的“新式茶禮”因唯美國風走紅。

“在傳統節日中,往往少不了中國茶的身影,其中七夕鵲橋以茶為媒、中秋月圓以茶懷鄉、重陽尊老以茶益壽、春節歡慶以茶待客等,不難發現,中國茶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認可。”行業觀察人士表示,正因為如此,中國茶的“破圈”更需要創新式表達。

“新式茶禮”走紅搶佔消費市場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這次你準備給親朋好友送些什麼?

“雖然月餅口味一直在創新,但每年家裡都會剩下不少,出現了一定的浪費現象,所以今年我想給家人準備點特色茶禮,既有新意又有存放價值。”事實上,和消費者王女士有一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記者在走訪時發現,雖然月餅一如既往地佔據主流地位,但不少新興搭配也逐漸成為消費者的新選擇。“我今年回去看望父母準備帶的是‘月餅+茶’,月餅不用多說,茶葉也很應景。”一位消費者表示。

對於更加年輕的消費者群體而言,中秋好禮不僅要有寓意,更要有顏值。“現在都提倡中秋禮物包裝輕量化,整體看過去第一觀感還是會影響選擇。”95後消費者小鵬表示,他選擇茶葉禮盒作為中秋禮物的一大原因是顏值高。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距離中秋節還有二十天左右,但一些茶企已經行動起來。如小罐茶推出的宋時明月·茶香禮盒、宋時明月·月餅禮盒及錦上月·宋韻茶具套組,將文化記憶融入現代生活,被網友稱讚“儀式感滿滿”,也因此率先走紅,成為不少消費者的種草推薦。此外電商平臺顯示,八馬茶業、膠囊茶語、大益茶等品牌均推出了特色包裝產品。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評論家解筱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式茶禮”搶佔中秋市場現象是中秋節消費市場的一個新趨勢。傳統的月餅作為中秋節的代表性食品,已經不再是消費者唯一的選擇。茶葉企業創新推出的中秋創意禮盒能夠滿足消費者對於健康、高品質、個性化禮品的需求,因此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國潮熱持續升級造就刷屏現象

為何中秋古風系列禮盒能夠迅速走紅?這與國潮熱在傳統節日中持續升溫密不可分。

在行業觀察人士看來,從《唐宮夜宴》的出圈,到《只此青綠》的霸屏,中國傳統文博美學的現象極成功,點燃了民眾內心深處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在此背景下,茶企以宋文化為靈感推出中秋系列產品,尊重傳統、面向未來,以創新傳承傳統文化,持續弘揚中國茶的當代人文精神。

不可否認的是,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巔峰時期,《知否知否》《清平樂》《夢華錄》等影視作品的熱播,將宋朝的風雅、簡約、理性推到觀眾面前,形成當下火爆的宋“潮”熱,帶動了宋代美學和生活方式的復興。而傳統文化的歷久彌新,能夠經過千年的跨越再次綻放光彩,也讓人再次看到中華文化瑰寶的地位和價值。

“創新並非個例,越來越多的茶企正努力將茶文化與傳統文化進行融合,創新茶文化的表達方式,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的選擇。”上述觀察人士稱,新時代的茶文化一定是與時俱進的,只有與今天人們的生活場景和生活方式相融合,才能緊緊擁抱每一個時代。

解筱文也提到,茶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一種傳統飲品,茶文化承載了中國人的智慧和情感。通過推廣中國茶文化,可以進一步提高中國茶的國際地位,同時也展示了中華文化自信。

中國茶“破圈”需要創新表達方式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發布《2022年中國茶葉產銷形勢報告》顯示,2022年全國開採茶園面積4539.89萬畝,同比增加165.31萬畝。其中,茶園面積超過300萬畝的省份分別是雲南、貴州、四川、湖北、福建、湖南。從消費人群看,年輕消費群體已逐漸成為市場主力。

這無疑也對中國茶企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接納茶葉的同時,年輕一代通過加入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也在改變著茶產品與茶消費,年輕一代的茶文化與茶消費漸成主流。

“中國茶的現代化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既要尊重傳統,更要面向未來。只有這樣,才能在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交融中,實現傳統與現代的統一,在文化傳承與產業發展之間保持平衡。”小罐茶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十年,小罐茶將以中國茶文化為載體,立足優勢深耕茶產業的同時,繼續承擔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與使命,做好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者、踐行者,中國茶文化的傳承者和守護者。

事實上,這也讓不少傳統的中國茶企看到了新的“出圈”可能。除了深耕產品、供應鏈等內功,還要以更加年輕化的方式,向全世界表達著茶的獨特魅力與人文精神,畢竟老茶客和Z世代都是重要的消費群體。

或許,當人們談起中國茶,不再覺得這是一個古老而冗雜的行業時,中國茶將會迎來新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