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芝女士

每次看到陳秀芝在巴黎時的照片以及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淪為洗衣婦的照片,這前後命運的巨大反差,讓我無以倫比的震驚以及害怕。

​在巴黎時時髦的打扮,哪怕放到百年之後的今天也絲毫不過時。對比幾十年後淪為洗衣服的衣衫襤褸。

​那雙鵰刻藝術家的手對比幾十年後淪為洗衣服的粗糙的雙手。

​深深的感覺到命運的無常,也對命運這兩個字起了深深的敬畏。

​女人真的一定要堅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千萬不要勉為其難為男人改變自己所擁有的生活。

不然你竭盡全力,已經堅持不下去了。那時候再放棄反遭萬人唾罵,還不如一開始就和平的分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方向。

每個人首先得是一個個體,人生難得,你得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不能為任何人犧牲,為任何人奉獻,為任何人做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

我很同情也非常的理解陳秀芝,她的確是盡力了。讓她留在30年代的敦煌,也的確是非常為難她了。常書鴻屬於那裡,可她並不屬於那裡。

當然這裡面沒有贏家。我只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

常書鴻真的是偉大。兒子幼年失去母親也的確是苦,也沒有受到很好的教育,後來也沒有什麼出息。女兒常沙娜女承父業,非常優秀。

他們如果在巴黎分手多好。人生沒有如果。人生其實充滿了無常。人生永遠沒有感同身受。

再一次體會到莊子所說的相濡以



沫,不如相忘於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