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嫦娥女,無人識我太陰君

在我國古代對於月亮極為崇拜,所以關於祭祀月是一件很神聖的事,為六宗之一。所謂六宗就是日、月、星辰為天宗,岱、河、海為地宗。

關於月之主,民間很多人都認為是嫦娥,從而把真正的月神搞忘記了。

要想了解月,就先從山海經開始,在山海經中月亮是帝俊和常羲之女。根據此記載,帝俊和常羲生育了十二個月亮,常羲沐月也是出自這裡。當十二月出生後,常羲和羲和一起制定了時歷,而羲和和帝俊生有十日,十日十二月也組成了天干地支。那麼也就是說月母常羲的地位已經擺明了,是至高無上。

那麼現在到嫦娥了,最早關於嫦娥的記載來自《淮南子》:“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羿妻姮娥 竊之奔月,託身於月,是為蟾蜍 ,而為月精。”

那麼從這裡可以看出,嫦娥也就是姮娥是比不上常羲的,而嫦娥的夫君也並不是射日的大羿,而是有窮國的君主羿,後面有窮羿竊取了夏朝,當時夏朝最高統治者稱後,久而久之有窮羿也就叫做了后羿,偷吃了靈丹的嫦娥飛向了月亮變成了月蟾。說白一點這月蟾和玉兔都是月神的寵物,也就是說嫦娥就是一隻蛤蟆,她和玉兔一個級別。

嫦娥的嫦也盜取了常羲的名頭,漢朝為了避諱皇帝名字而把姮改成了嫦,不要認為嫦娥就是常羲或者常儀,這裡已經指名了嫦娥是羿的妻子,如果是常羲或者常儀那麼就代表著帝俊和帝嚳就等同被羿給綠了,一個是古之天帝,一個是絕天地通的超級牛人,我想這個羿不會那麼沒腦吧,就算是綠了,那麼給西王母十個膽都不敢賜羿不死藥,除非她又想引起戰爭。

而月在道教中又被稱為太陰星君,全稱上清月府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皇君

太陰星君在道教神話中地位極高,甚至有一部分掌管生死和地府的權利,更是真正意義上愛神婚姻神,還有考核諸仙之升降的權力,絕對不是什麼嬌滴滴的嫦娥能比的

關於《西遊記》這本比較離譜的小說,都不敢把太陰星君寫成嫦娥,也不知道為啥到了現代,嫦娥變成太陰星君的呼聲越來越高了,偷吃丈夫仙丹本就不忠在先,飛昇月宮後,成為月精蟾蜍是為搗藥作為懲罰,怎麼地位就越傳越高呢?

《西遊記》“忽聽得九霄碧漢之間,有人叫道:“大聖,莫動手,莫動手!棍下留情!”行者回頭看時,原來是太陰星君,後帶著姮娥仙子,降彩雲到於當面。慌得行者收了鐵棒,躬身施禮道:“老太陰,哪裡來的?老孫失迴避了。”

太陰道:“與你對敵的這個妖邪,是我廣寒宮搗玄霜仙藥之玉兔也。他私自偷開玉關金鎖走出宮來,經今一載。我算他目下有傷命之災,特來救他性命,望大聖看老身饒他罷。”......那大聖見了不勝欣喜,踏雲光向前引導,那太陰君領著眾姮娥仙子,帶著玉兔兒,徑轉天竺國界......那太陰君令轉仙幢,與眾嫦娥收回玉兔,徑上月宮而去。

從這裡可見,嫦娥並非太陰星君,太陰星君隨從統稱為“嫦娥”。

有一個很冷的小知識,天狗食月並不是漢族神話,在漢族神話中天狗是御兇之獸,並且像貓。而這個天狗食月的神話是盜版了中國原本的月蟾食月的神話,類似龍和娜迦一樣,被盜版了。

蟾蜍食月被天狗食月代替就是因為建國之後的小學教材,和盤古開天闢地一樣代替了中國傳統的伏羲開天,應龍創世等等神話,此二者都是以教科書的緣故,終成了勝利者,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史記·龜策列傳》:“月為刑而相佐,見食於蝦蟆。”


李白:“蟾蜍薄太清, 蝕此瑤臺月”


《淮南子》:“月照天下, 蝕於詹諸”


梅堯臣:“蝦蟆將食月,魑魅爭出陰”


蝦蟆詹諸都是蟾蜍的古稱和別稱

至於為何蟾蜍食月,神話一點點說就是常羲去湯谷沐月去了,身為月精的蟾蜍(嫦娥)想逃跑,不想天天搗藥……

再靠近道教一點,那就是太陰星君正在考級仙官們,作為寵物的月蟾就得出來嚇一嚇仙官們,看看他們怎麼面對缺少陰的一面,要求調和陰陽之根本所在,看看仙官們的應變能力,因為所有的物質都是在陰陽中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