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餘額”所剩不多 孩子們開學前該如何收心?

寒期“餘額”所剩不多,孩子們馬上就要迎來新學期。這時候,正是收心的最佳時機。學生應該如何從“寒假模式”切換到“開學模式”?家長又該如何幫助孩子收心?1月30日,記者採訪了深圳市第七高級中學學生成長中心主任徐靜,針對上述問題,她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希望能幫助學生順利迎接新學期。

首先,徐靜認為,學生要想收心,應該把作息調整規律。“身心是聯動的,收心一下到位比較難,我們無法嚴格控制大腦想什麼,但是我們可以規範自己的行為,所以可以先從行動層面著手,先調節作息規律。”徐靜稱,學生可先讓早起時間、午休時間、晚上睡覺時間迴歸原位,讓睡眠重回軌道,這對於情緒狀態和心理狀態會有不錯的幫助。

在寒假的最後階段,家長可以將孩子的膳食逐漸迴歸正常,收起孩子各種沒營養的零食、飲料,保證孩子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進食。飲食上儘量以清淡為主,充分補給富含維生素的飲食,減少脂肪的攝入量,少吃油炸食品,把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

一般來說,學校都有假期作業的要求,許多同學還有自己的假期計劃。徐靜建議,在寒假所剩時間不多的情況下,學生可以整理一下自己已完成和未完成的部分,讓自己從實際眼前的任務開始迴歸學業。除了作業整理,還可以準備一下新學期的文具、書籍,甚至有同學還會準備新學期幸運物等,都能引發對新學期的積極期待。元氣滿滿的開始,會讓新學期狀態更佳!徐靜稱,“只是空想,難以真正收心,落於實際問題,在實際行動中迴歸校園生活,才是收心的不錯途徑。”

事實上,收心並不容易,就如復工的父母,也需要一些時間和努力才能讓自己迴歸到工作狀態,徐靜表示,學生要想收心,也不容易一蹴而就,可以將其看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例如可以從每天晚自習一小時開始,一天天慢慢累加,學進去多少暫時放一放,可以先培養學習的氛圍和感覺,給自己一點空間逐步進入狀態。在這段時間,家長平時也可以多跟孩子交流,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後用正確的方向指引,幫助孩子正確認識思考。試著體會孩子的情緒和想法,站在他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用他可以接受的方式來解釋。家長自己更要保持樂觀,營造輕鬆的生活氛圍和學習環境。

此外,校園生活裡最重要的人就是老師和同學。學生也可與喜歡的老師、同學多溝通,更多地喚起對學校積極的情緒、情感記憶,總能讓學生對新學期的生活更加期待。

深圳晚報記者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