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草原迎來“咩咩”季:牧區預計大小畜產仔224萬頭(只)

圖為羔羊依偎在母羊身邊。 德清傑 攝

中新網呼倫貝爾3月16日電 題:呼倫貝爾草原迎來“咩咩”季:牧區預計大小畜產仔224萬頭(只)

作者 張瑋 張東陽

“我家3000只‘紅頭羊’開始接羔,接下來的半個月裡,還將有2000多頭羔羊出生。”這幾天,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巴彥哈達蘇木呼和溫都爾嘎查的牧民李松斌家“咩咩”聲此起彼伏,熱鬧極了。

進入3月中旬,呼倫貝爾牧區迎來接春羔的繁忙季節,羊圈裡的“新生兒”讓廣袤的草原充滿了生機。

李松斌告訴記者,“紅頭羊”是陳巴爾虎旗天然牧場的古老綿羊種群,能夠適應當地的高寒氣候。2022年6月,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鑑定,確認“陳巴爾虎旗紅頭羊”為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稱號。

為了保護繁育“紅頭羊”的優良品種,2016年起,陳巴爾虎旗建立起4處“紅頭羊”擴繁場,普及推廣養殖場、合作社、家庭牧場共計318戶,年產量達5萬隻。

呼倫貝爾共有4個牧業旗(縣),每年的3月都是大草原上的牧民們接羔育幼的季節。記者瞭解到,2023年,呼倫貝爾牧區預計大小畜產仔224萬頭(只)。

鄂溫克旗巴彥塔拉鄉阿拉滕扎布家,羊圈裡成群結隊的小羊羔活蹦亂跳、肥壯可愛。

阿拉滕扎布所在鄂溫克旗巴彥塔拉民族鄉巴音布拉爾畜牧業牧民專業合作社裡有母畜2000只,上週開始陸續產仔,目前已接生羔羊100多隻。

“今年打算接1000多隻春羔,爭取成活率保持在90%以上。”阿拉騰扎布咯咯笑道。

為做好冬春羔生產工作,鄂溫克族自治旗改變以往春季產羔、秋季上市的經營模式,引導養殖戶從科學養殖、實施品種改良和加大養殖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下功夫,今年預計接羔35萬隻。

圖為呼倫貝爾草原進入接春羔季。 白斯琴 攝

鄂溫克族自治旗農牧和科技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阿如漢介紹,為做好接羔保育工作,農牧部門引導養殖戶加強對老舊棚圈等基礎設施的修繕加固,提升接羔保育基礎條件。“今年我們利用惠農惠牧項目資金,為重點合作社和家庭牧場購買併發放精飼料、礦物質等飼料,加強基礎母畜補飼,提升羔羊成活率和保育水平。”

2023年,呼倫貝爾市牧區接羔保育工作開展以來,農牧部門對各地接羔情況進行周調度,並積極在市域內調劑牧草,引導農牧民合理儲存及管理往年剩餘飼草,提高牧草利用率。牧區四旗去年共儲備飼草料147萬噸,保證了牲畜越冬度春及接羔保育期間的需求。

同時,組織各地專業技術人員指導農牧民加強生產管理,併為他們提供飼養管理、疫病防治、飼草料配比、仔畜常見病防治等方面的技術服務,在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集中強制免疫的基礎上,做好孕畜、瘦弱畜的補免,為做好接羔保育工作保駕護航。

呼倫貝爾市農牧部門行業調度顯示,截至3月初,呼倫貝爾市牧區大小畜累計產仔4.19萬頭(只),其中,大畜2.06萬頭、小畜2.13萬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