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電視劇《狂飆》的熱播,新會陳皮近期銷量大增。
第一財經記者深入廣東新會陳皮產區調查發現,目前當地多位陳皮銷售大戶,均有較高的出貨量,而銷量暴增的主要是在線上抖音直播、淘寶電商等渠道。
與此同時,隨著新會陳皮養生功能的深入人心,最近不少資金湧入新會本地,試圖搶佔資源投資加持。

新會陳皮村市場內前來諮詢購買陳皮的人群 記者吳綿強攝
《狂飆》帶動淡季銷量增長
據江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1年2月發佈的《地理標誌產品 新會陳皮》(江門市地方標準DB4407/T70—2021)文件,在新會陳皮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栽培的茶枝柑(Citrus reticulata ‘Chachi’)(大種油身品系、細種油身品系)的果皮經曬乾或烘乾,並在保護區域範圍內貯存陳化三年以上,稱為新會陳皮。
自上世紀90年代發展至今,新會陳皮產業在三十餘載的發展路程上,目前已形成藥、食、茶、健和文旅、金融等6大類35小類100多個品種的產品規模。
作為藥食同源的產品,陳皮除了藥用之外,另一大主流使用場景還是作為茶飲食用。3月27日下午,正值週一,在新會區陳皮村牌坊內的陳皮村市場內,前來購買陳皮的旅客並不多,第一財經記者每經過一家門店,店員都會搖手或者熱情搭訕邀請進店品陳皮茶和陳皮花生。
陳皮村的商店內外,擺放著整齊的新會陳皮,有商家標註著來自新會陳皮“核心產區”東甲村、西甲村以及天馬村等地的圈枝柑陳皮,也有來自“非核心產區”或者“主產區”的新會陳皮,年份以及價格不一,一般消費者難以分辨其中的區別。
多位店主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以往三、四月是陳皮銷售的淡季,今年電視劇《狂飆》的熱播吸引了不少遊客到新會打卡旅遊,商鋪的客流量不斷飆升,新會陳皮產品的銷量持續增長。
一位商家告訴記者,這段時間銷量相比春節前出現了下滑,但比2022年同期還是有增長,“主要還是依靠旅客過來遊玩,順便買幾罐新會陳皮帶走。”

陳皮村市場內前來諮詢購買陳皮的人並不是太多 記者吳綿強攝
“線下渠道還是依靠新老客戶光顧,因此人流量對於銷量的提振非常重要。”上述商家表示,前段時間,《狂飆》劇讓江門成為網紅打卡地,新會陳皮也迅速“出圈”,引起許多人的關注,店裡的客人除了自購作為代飲茶外,還買來送禮。
“得益於疫情以及《狂飆》電視劇的曝光,新會陳皮的品牌知名度迅速上升,我們一季度的銷量相比往年平均增長了40%至50%。”3月20日,在江門市新會區,廣東陳皮人家貿易有限公司(下稱:陳皮人家)董事長謝富瑞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謝富瑞在新會區從事陳皮種植、銷售貿易多年,是當地有名的種植大戶,目前在全國各地擁有80餘家加盟零售店,年銷售陳皮柑、陳皮過億元。
另外一位陳皮商陳女士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她公司旗下的幾家茶葉店銷量也持續增長,陳女士在廣東湛江從事新會陳皮銷售多年,主要經營新會陳皮、小青柑等相關品種。
陳女士介紹,茶葉銷售也分淡旺季,在春節、中秋節之前,一般是茶葉店的銷售旺季,而在節後往往會進入平淡期,目前除了線下實體店之外,線上銷售也出現增長。
“現在人到賣場少了,但在電商以及抖音等渠道銷量增多,另外團購禮品,有些企事業單位的人員,他們還會用來給員工發放福利。”一位新會陳皮的企業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抖音電商等平臺已成為陳皮銷售大戶們出貨的主要渠道。在新會產區,新寶堂、辰益等品牌均有涉足抖音電商。抖音電商罐裝陳皮爆款榜數據顯示,截至3月23日上午10時許,辰益排第一,1.1萬人買過;第二名的新會陳皮品牌,30日熱銷1424件。
在新會陳皮古道,第一財經記者採訪到的一些經常在電商平臺做直播的商戶表示,自己的直播間人氣越來越旺,不少客戶會在直播間購買新會陳皮。
一位陳皮直播商家稱,北京、浙江、上海、廣東等地的很多客戶都陸續過來直播間買,而且回購率都比較高。
外地資本湧入投資搶佔資源
“近期有一些外地手持上千萬的資金前來新會,準備試水投資這一領域。”謝富瑞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幾年隨著疫情的影響,新會陳皮的養生保健功能已深入人心,不需要做過多宣傳。
“他們主要是來這裡收產品,做出品牌,之後再分銷給加盟商或者代理商,繼而賺取利潤。”謝富瑞表示,新會陳皮可入藥、收藏、保健,未來增值空間較大,成為疫情下孕育的新型理財產品。
另一位新會陳皮投資業內人士表示,真正新會陳皮是具有投資價值的多重屬性,比如道地性、唯一性、稀缺性和升值規律,因此很容易被人為炒作。
“只有用新會本地的茶枝柑品種種植,並加工陳化3年以上的柑皮才能被稱為新會陳皮,這就決定了地域範圍,全國就只有新會本地才有這‘玩意兒’。”謝富瑞表示,好的新會陳皮確實存在增資空間,每年大概有20%的增值率。
謝富瑞目前是新會本地較大的柑農,他發給第一財經記者的資料顯示,陳皮人家集團共有12個新會柑種植基地,總種植面積達3800畝,其中2600畝為純種圈枝柑,600畝為原枝新會柑,“基地在銀洲湖畔,位於城南、梅江、天馬、茶坑、深呂、聯合等新會柑種植核心產區。”
“目前我們以種植,採摘銷售鮮果為主,同時公司每年產出大概400噸柑皮,大概我們還自存50噸柑皮。貯存的50噸皮,隨著年份的增加,市場價格也日益增長。”謝富瑞說。
謝富瑞認為,新會陳皮的整個價值體系都可以發掘出來,每個環節做好了,都可以產出利潤。他舉例稱,首先在當地租地,進行種苗,“苗木這塊培育好了,也是有市場價值的。”另外,苗木的種植環節,還要施肥、打農藥,當地已形成了較大的農藥經銷商群體。
“好的苗木生長之後,產出來的優質柑果則更有人搶著要了。”謝富瑞說,具體要看投資者介入到哪個環節,其實每個環節做好了,未來都有市場空間和利潤。
500億元產值下的品牌保護
在多位陳皮銷售人士看來,目前銷量上漲的行情來自於三年疫情的推動,特別是去年底疫情放開後,“當時全國很多地方的客戶都來買陳皮,我們的部分品種都賣脫銷了。”
據瞭解,疫情發生以來,多地參照國家衛健委等發佈的診療方案,發佈了多箇中醫藥“防疫暖方”。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作為具有理氣降逆、調中開胃、燥溼化痰等功效的藥材,陳皮在北京、湖北、廣東等20餘個省市相關中醫藥防治方案中提及,被納入推薦用藥。
另外,多個省市結合當地氣候、季節和人群特點,先後出臺中醫藥防治相關方案,積極運用中醫藥方法對感染者進行辨證施治,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陳皮能夠搭配多種藥材,在中醫藥防疫中發揮重要。據謝富瑞回憶,去年底那波疫情放開後,公司的新會陳皮銷量暴增,“我們以前打包發貨的物流部門基本是在下午6點收工,但那段時間同事們每天打包到深夜12點,後來都沒有盛裝陳皮的玻璃罐了,四處採購都找不到貨。”
“我們目前還是供不應求的狀態,根本不愁銷路。畢竟陳化年份越久,陳皮越值錢。”謝富瑞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為進一步強化品牌保護,新會區依託新會陳皮證明商標,以大數據、信息化賦能,打造新會陳皮數字化溯源管理系統。目前,該溯源系統已採集了新會區9377家新會柑種植戶、面積13.9萬畝新會柑種植地塊和2092家區內新會陳皮經營主體信息,系統固定全區2022年新會柑鮮果總產量為14.75萬噸,新會陳皮產量7350多噸。
2022年,新會陳皮行業產值超190億元,比2021年增長31%。3月15日,江門市新會區發佈《新會陳皮產業高質量發展》白皮書,指出推動新會陳皮全產業鏈總產值早日突破500億元,努力向“中國陳皮之都”目標邁進。
(實習生王可一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