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170年之間,天下大亂,南北對峙,多少英雄豪傑粉墨登場,指點江山,叱吒風雲。劉裕、陳霸先建匡合之功,應樂推之實;拓跋珪、拓跋燾前仆後繼,開疆拓土,統一中原;高歡、司宇泰功勳蓋世,威權震主;爾朱榮、侯景驅馳亂世,飛揚跋扈;賀拔嶽平定關中,宇文護變魏為周。此十人者,覽其功業,考其行事,皆不失為一時梟雄。
1·劉裕

劉裕是江蘇徐州人,以蓋代雄才奮起匹夫,破孫恩、討桓玄、平南燕、梟盧循、斬譙蜀,伐後秦。戎旗所指,無往不捷,“鐵馬金戈,氣吞萬里如虎”。南朝之盛,未有過於斯時。拜相國、揚州牧,封宋王,誅除劉毅、諸葛長民、司馬休之,靖外安內,功高一世。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其豁達宏遠,有劉邦之風,制勝胸襟,則劉秀之匹。享年六十,廟號高祖,諡號武皇帝。
2·陳霸先
陳霸先是浙江長興人,拔起隴畝,發跡高要,廣州解圍,聲振嶺表,交趾破敵,功濟日南。起兵勤王,破侯景,西抗周師、東御齊寇,內誅王僧辯,廢蕭淵明,決機百勝,征伐四克,方諸鼎峙之雄,足以無慚孫權、劉備。拜相國,總百揆加九錫,封陳王。受禪稱帝,建立陳朝。可謂開基拔亂之雄才,比宋武則不及,方齊高則為優。享年五十七,廟號高祖,諡號武皇帝。
3·拓跋珪
拓跋珪是內蒙古和林格爾人,鮮卑族。驅率遺黎,趁亂復國,改稱魏王。擊敗賀蘭、鐵弗、高車、柔然諸部,與後燕、後秦逐鹿爭霸,戰勝攻取,未嘗挫折,遂啟中原,威存長世。遷都平城,國號為“魏”。
然剛愎自用,猜忌多疑,“安忍誅殘”,臣下人人自危。禍生不測,為次子拓跋紹弒殺,年僅三十九,廟號烈祖,諡號道武皇帝。
4·拓跋燾

拓跋燾是內蒙古和林格爾人,道武帝拓跋珪之孫。藉二世之資,奮征伐之氣。掃胡夏、滅北燕、定北涼。一時南夷荷擔、北蠕削跡,廓定四夷,混一華戎。其為武功甚大,逐使有魏之業,立國一百五十七年。
然而拓跋燾暴躁果誅,國史之獄,誅殺崔浩,因此株連宗族清河崔氏,及姻親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等北方諸大族,並受族誅。在中常侍宗愛煽動下,逼死太子拓跋晃。未乃釁成所忽,為宗愛所弒。時年四十五,廟號世祖,諡號太武皇帝。
5·爾朱榮

爾朱榮
爾朱榮是山西朔州人,契胡族。累世豪酋,神機明決,敬才納土。緣將帥之烈,藉部眾之威,值胡太后毒死孝明帝,民怨神怒,遂有匡國逐惡之志。起兵勤王,擁立孝莊帝。自任侍中、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尚書令、太原王。下令將太后、少帝扔入黃河沉死。河陰之變,百官衣冠塗地,死難文武大臣一千三百餘人。始則希覬非望,後乃身居外藩,遙控朝廷。征伐自己,駕馭英豪,擒葛榮、滅元顒、戮邢杲、翦韓婁。可謂禍比董卓,功蓋曹操。向使無奸忍之失,修德義之風,其功烈足以追蹤伊尹、周公。可惜未跡見猜,終為孝莊帝在宮中伏甲斬殺,時年三十八。
北魏六鎮之亂,釁起四方,禍延畿甸。爾朱榮用兵自具天才,帳下英傑濟楚,名將如雲,征伐四克,基本肅清中原。可惜自矜功伐,無備嬰戮。一代梟雄,功敗垂成,自此謝幕。而麾下高歡、賀拔勝、賀撥嶽、宇文泰、侯景、慕容紹宗、獨孤信、李虎、楊忠等等皆成為南北朝風雲人物。其中高歡、宇文泰分裂北魏,開創北齊、北周;侯景禍害梁朝,建號稱帝;而楊忠、李虎之子孫開創隋、唐二朝。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