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陸吟
12月16日,縣檔案館的工作人員來到我縣87歲的餘年春老先生家中,接收他為檔案館捐贈的手繪圖紙和手抄縣誌,並向他頒發了捐贈證書,感謝老人為淳安歷史文化發展獻出寶貴資源。
餘年春是土生土長的賀城人,抱著對故土的懷念和為家鄉後人留下寶貴資料的情懷,1992年開始著手採訪、繪製淳安水下古城圖,耗時13年,繪製成賀城和獅城兩座淳、遂古縣城。而在繪圖期間,為充實資料,他不斷翻閱查看淳、遂兩縣縣誌,並手抄了整整28本。
三十年,歲月不短,情緣更長。如今,對年近九十的餘年春來說,檔案館就是自己半生心血的手繪圖紙和手抄縣誌的最好去處。“檔案館是專門保存資料的地方,把它們送過去,就跟放到自己家裡是一樣的,我很放心。”不僅如此,老人還笑著告訴記者,曾經移民的老人可以時常去檔案館參觀,回憶故鄉的風貌,如今的年輕人也能從圖紙和縣誌中探尋淳安的過往,“能讓它們就這樣年年代代傳下去,我感到很高興。”
據悉,此次捐贈包含淳安老縣城(賀城示意圖)、遂安老縣城(獅城示意圖)、新安江水庫村莊淹沒圖的原稿和碟片共4份,移民人寄語2本以及自南宋至民國十九年手抄縣誌原稿共28本。一幅幅圖紙、一本本書稿均飽含著老人對家鄉的無比熱愛和對故土的無限懷念。
“餘年春先生這些珍貴的資料,對於研究淳安的歷史文化,特別是研究淳安的水下歷史文化和新安江水庫移民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這也是一種善舉、義舉,更是對縣檔案館的信任和託付,我們也將不負所望,收集好、管理好、利用好這些資料,最大程度地實現其應有的價值。”縣檔案館工作人員江宣之表示,下一步,將把這些資料存放至檔案館的特藏庫,安排人專門保管,同時還將在檔案館的三樓查閱利用大廳,開闢一間餘年春先生珍貴文化資料的展覽廳,讓更多人能夠參觀、借鑑、學習。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佈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