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記者從廣西地礦局獲悉,該局日前已部署廣西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將按照“新區突破、老區增儲”的思路,聚焦國家戰略性礦產、廣西優勢礦產和產業發展急需礦產,從基礎調查區、重點調查區、重點勘查區、重要礦山深邊部四個層次,在國土空間規劃三條控制線內實行按礦種分類差別化找礦。

地質隊員在開展岩心編錄工作。通訊員 杜小品 攝
據介紹,廣西位於特提斯成礦域與濱太平洋成礦域交會處,南盤江—右江成礦區、南嶺成礦帶、桂東—粵西成礦帶覆蓋全區,成礦地質條件優越,目前已發現礦產地近3000處,其中儲量達到大型規模的礦產地數量接近200處、中型礦產地數量超過300處,是我國10個重點有色金屬產區之一。在上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廣西新增查明大中型礦床超過200處,新增錳礦接近3億噸、鋁土礦超過6.5億噸、鎢礦超過20萬噸等一批礦產資源儲量,為完成我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目標任務貢獻突出。

地質隊員在野外找礦。通訊員 杜小品 攝
據悉,廣西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後,預期基礎地質調查工作程度將提升5%,提交一批找礦靶區、一批勘查區塊;戰略性礦產及產業發展急需礦產勘查取得重大突破,提交一批新增資源量。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將助力廣西構建“政府引導、企業跟進、分區部署、科技創新、重點突破”找礦突破新機制,實現“2025年新的找礦重大突破、2030年能源資源基地聚集化規模化、2035年建立能源資源基地新格局”目標,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和自治區產業高質量發展。

地質隊員在開展鑽探工作。通訊員 杜小品 攝
廣西地礦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該局承擔自治區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礦產勘查項目23個,重點開展以鎳、鈷、銅等為主攻礦種開展調查評價,圈定找礦靶區,加大鋁土礦、錳、鎢錫等主攻礦種普查工作和深部找礦勘查力度,力爭實現找礦新發現、新突破,為礦山增儲上產提供地質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