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安擁有近1700年建縣史,歷史人文底蘊深厚,是名副其實的“深港文化之根”。農曆正月初一,寶安將本土傳統習俗與春節節慶活動融合,向市民送上“過足癮”的年味文化盛宴和新年的美好祝福。1月22日上午,“灣有引力·大展鴻‘兔’”寶安傳統民俗巡遊活動熱鬧開演,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和愛好者們帶來獨具特色的民俗節目,將喜氣洋洋的新春氣息灑滿寶安灣畔。



在嶺南民俗中,醒獅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鑼鼓一響,黃金萬兩”的醒獅助興。在海濱廣場上演的“獅兔呈祥·福滿寶安”醒獅鬧春節目中,上川黃連勝醒獅武術團出動8頭舞獅,與福祿壽喜財五神、金兔人偶一起為寶安慶賀新春。上川黃連勝醒獅舞以武術為基礎,嶺南獅藝為主體,融合多種藝術形式,2019年春節曾代表中國參加摩洛哥“歡樂春節”活動,在當地引起強烈反響。“醒獅具有如意吉祥、五穀豐登、身體健康等吉利的意頭,希望將祝福帶給前來觀賞的居民。”武術團教練梁家榮說。


大年初一出門逛街“轉運”是廣東的傳統春節習俗,“行大運”寓意一整年稱心如意、順順利利。
活動現場,10餘位身穿傳統漢服、手持紅燈籠和福字等節慶掛飾的漢服愛好者,成了市民爭相合影的對象。“我們希望更直觀地讓大眾看到傳統服飾的魅力,從而吸引大家去了解並關注傳統文化。”身穿明制漢服的柳丁今年是第三次留深過年,他準備了年貨,和留深的朋友一起吃年夜飯、過除夕。


醒獅舞后,濱海廊橋設有五個表演互動點,用傳統藝術嚮往來市民拜年。
雜技演員民福梅也是巡遊隊伍中的一員,她來自貴州遵義,已在寶安安家20年。民福梅曾到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巡迴演出,也曾參加多檔綜藝節目,如星光大道、出彩秀等。2015年,她在摩納哥國際雜技節獲得青少年組最高獎金獎。民福梅說,她的兔年願望是工作順利、闔家幸福、萬事如意,“最重要的,是大家身體都健健康康。”
濱海廊橋上還設置了互動快閃秀,魔術、木偶、空竹、國樂、粵劇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90後”木偶演員、非遺技藝傳承人洪金雕帶來中式提線木偶戲《猴趣》。身著紅衣的“猴子”在洪金雕手中撒嬌、彈吉他、跳迪斯科,活靈活現、妙趣橫生,讓人不禁捧腹大笑,吸引了許多小朋友圍觀。“留深過年的孩子很多是‘深二代’‘深三代’,他們可能不知道深圳有這些民俗文化,藉著巡遊活動可以讓孩子們瞭解非遺和傳統民俗。”洪金雕的搭檔是他的徒弟鍾文昊,一名生長在西鄉的“00後”,“這也是一種傳承。”洪金雕說。


曾獲深圳群眾粵曲十佳歌唱家的許吐英和搭檔羅蓮演唱嶺南賀年金曲《歡樂年年》和《恭賀新禧》。“這兩首粵曲,每逢過年就會傳唱,非常經典。”許吐英是寶安土生土長的歌唱家和演員,自幼學習粵劇,至今已有三十餘年。她希望兔年有新的開始,在粵劇和演藝事業上得到新的提升。也期望自己一家人平平安安。
【撰文】李嘉耀 王悅
【圖片】何俊
【作者】 何俊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