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廣西“兩山”發展論壇在南寧舉行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6日訊(記者 藍於涵 通訊員 蔣迎紅 宗思揚 張雷 楊依)12月16日,第三屆廣西“兩山”發展論壇在南寧舉行。

第三屆廣西“兩山”發展論壇現場。記者 藍於涵 攝

論壇上,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發出聯合倡議。《倡議書》強調,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刻認識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築牢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助力經濟社會綠色轉型;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化“兩山”發展合作,研究探索開展面向東盟的國際碳排放權交易,培養碳匯領域高層次人才。

第三屆廣西“兩山”發展論壇現場。記者 藍於涵 攝

本屆論壇在全區大型活動中首次實現碳中和,對推動廣西碳普惠工作和綠色低碳行動具有積極而重大意義。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在籌備階段就決定將第三屆廣西“兩山”發展論壇舉辦成一屆碳中和的論壇。經核查,本屆論壇舉辦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5.11噸二氧化碳當量。為助力本屆論壇實現碳中和,廣西國有高峰林場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試行)》,將2021年2月在高峰林場界牌分場14林班17.1及17.2小班植樹造林,於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期間所產生的林業碳匯量6.65噸,捐贈給本屆論壇主辦方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用於抵消本屆論壇產生的碳排放5.11噸。

現場舉行廣西生態碳匯產業研究院揭牌儀式。記者 藍於涵 攝

據介紹,廣西經過多年大面積植樹造林、科學經營、嚴格保護,增匯減排能力顯著增強。截至2021年底,全區森林面積達2.23億畝,森林覆蓋率達62.55%;森林蓄積量達9.78億立方米,森林蓄積可採率居全國第1位;人工林面積超過1.34億畝,約佔全國的1/10,是全國主要的速生豐產林生產基地和國家儲備林建設基地;森林生態系統功能服務總價值超過1.84萬億元,均位居全國第3位;森林植被總碳儲量約5.3億噸(摺合二氧化碳19億多噸),約佔全國總量的5.76%;沿海紅樹林面積達到9330公頃,位居全國第2位;生物多樣性豐富度位居全國第3位;森林生態改善程度位居全國第1位。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8487億元,位居全國第2位;年木材產量達到3900萬立方米,超過全國木材產量的40%,位居全國第1位;在確保林木採伐年發證蓄積量超過全國總量的40%前提下,仍實現了年森林蓄積量淨增長2000多萬立方米,實現了森林面積、蓄積和森林碳匯“三個重大增長”。

廣西生態碳匯產業研究院簽約儀式。記者 藍於涵 攝

本屆論壇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主辦,廣西“兩山”發展研究院、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廣西壯族自治區應對氣候變化中心承辦。論壇主題為:厚植生態環境優勢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當天,論壇還舉行了廣西生態碳匯產業研究院揭牌及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