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春季養生,我們該如何充分發揮中醫的力量呢?今天,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副教授譚超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時,養生重點應特別注意保護好體內萌生的陽氣。

“春季時分,我們常能感覺到,這時氣溫並不穩定,稍不注意就可能感冒、咳嗽、關節痛,因此,注意防寒、養護陽氣可以說是立春養生的重要任務。”譚超說。
養護陽氣,自然會提到“春捂”。譚超介紹,所謂“春捂”,可以簡言為——上薄下厚,注意頭頸和下半身保暖。
“我們常說‘寒從腳底生’,作為遠心端,人體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往往比上半身差,更容易受到寒邪侵襲,因此,要注意褲子和鞋子穿厚點。”她同時指出,冬季時節,頭頸部已經習慣了冬日帽子、圍巾的溫暖,乍暖還寒時候就別急著過早摘下,以免引發頭痛、頸椎病等問題,而上半身的衣服則可順時略減一些。
譚超認為,從中醫學角度來看,飲食方面也大有講究。
“早春時節的韭菜最香,因其芳香而最具生髮陽氣、疏通肝氣的功效,因此春韭是立春節氣乃至春季最佳應季食物。”譚超介紹,此外,蘿蔔味辛辣,能通氣昇陽,因此在立春前後吃蘿蔔、食用春捲還有疏通肝氣、助陽氣生髮,從而能達到生機旺盛、臟腑功能強健的養生目的。
她認為,春季肝臟當令,肝氣本盛、肝火旺克犯脾胃可能引發脾胃不適問題,因此,理肝氣、補脾胃才是養肝的要義。“春天肝氣調達,肝氣偏旺,此時就不要多吃酸性食物來刺激它了,反而應該要適當多吃點兒甜的東西。”她認為,當脾胃功能強健以後,肝的氣血自然充足,也會得到很好的調理。山藥粥、棗泥山藥糕都是簡便易行、值得推薦的立春養肝藥膳。
“春天到了,我們也可以適當增加室外活動,披髮緩行,使自己的精神情趣與大自然相適應,以求身心和諧,精力充沛。”她提醒,要戒暴怒、戒憂思,保持心情舒暢、樂觀向上、心境明朗等,這些都對養肝有利,也有利於身體機能保持活力。
(一審:周倜;二審:段涵敏;三審:楊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