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崇義:盤活荒地,打造“詩與遠方”

“詩和遠方就在眼前,篝火廣場、足球場、咖啡屋等樣樣齊全,住在這裡太愜意啦。”米墅拾野山舍溫泉度假村的遊客們說。

這個度假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鉛廠鎮石底河村,其選址地曾經是一片荒地,雜草叢生,如何妥善處置利用,一直是當地政府的難題。

一番思索之後,崇義縣決定摒棄傳統的工業建造方式,秉持生態文明理念,以裝配式建築的技術優勢降低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尊重和利用原有地形條件,讓建築與土地點狀接觸,最大限度維護原生態,打造山舍溫泉度假村。

在設計建設過程中,崇義縣將石底河村可利用的荒地、荒山、殘次林等統一集中流轉後,引進專業鄉村民宿產業綜合運營商對這裡進行綜合開發。

經過半年多的精心打造,這片200餘畝的荒地已被一座座精美民宿所取代,成為集度假、研學、文化體驗、團建會務、特色農業等功能於一體的獨家綜合體,讓遊客睡在風景裡,醒在鄉野間。

鉛廠鎮還將特色水果種植與休閒觀光民宿相結合。一方面,依託氣候、土壤等優勢,在荒山荒坡上種果樹,發展臍橙、柰李、刺葡萄等特色水果產業;另一方面,打造水果採摘、休閒娛樂、農耕體驗等多條鄉村遊精品路線,帶動水果銷售,提升村民收入。

村民劉庭柏笑著說:“我今年租了150畝低灌木荒坡種刺葡萄,再加上不斷有遊客來體驗採摘,預計今年純收入有20多萬元。”

截至目前,鉛廠鎮果樹種植面積達1.9萬餘畝。度假村和觀光園吸納200多名當地村民就近務工,為村民增加產業收入5000餘萬元。

“從‘荒地荒山’到‘金山銀山’的背後,是越來越多‘沉睡的資產’被盤活,為鄉村振興注入動能。”鉛廠鎮鎮長黃聲鑫表示,下一步,鉛場鎮將以米墅拾野山舍等精品民宿為引擎,發揮‘鄉村民宿+’創新模式優勢,搭建‘民宿+’生態圈,實現鄉村民宿產業全產業鏈服務,打造一批以茶旅、農旅、文旅為支撐的鄉村振興示範帶,全力助推鄉村振興。(鍾小明 孫煜鑫)